近日,NVIDIA正式发布了全新的RTX 40系列显卡,其中包括性能强悍的4070Ti旗舰显卡。据称,这款显卡能够助力玩家在4K分辨率下流畅畅玩《原子之心》,让游戏画面更加细腻逼真。在首测体验中,这款显卡展现出了强大的性能潜力,让玩家充分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最近发售的新游戏不少,但要说最出圈的,毫无疑问是“毛味”十足的科幻大作《原子之心》。无论是游戏内,让众多LSP狂喜的机器双子姐妹花和”烧机”冰箱。还是游戏外,乌克兰要求停售《原子之心》的新闻,都频频将这款游戏送上热搜。
当然抛开游戏内外各种“奇怪”东西,作为Mundfish工作室的处女作,《原子之心》绝对,称得上是一款素质量上乘的好游戏。在一个架空世界中,玩家扮演一位克格勃特工,在代表苏联最前沿科技的3826号实验设施上,解决一个由AI机器人暴乱引发的危机。
在游戏中,你既可以欣赏到独一无二的苏式美学,也可以抡起斧头,扛起AK和各种机器人、变异生物硬刚!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你不晕的前提下。
目前《原子之心》笔者游玩了已经有近20个小时,一周目也已经接近通关,整体游玩下来除了独特的美术风格和不错的玩法外,较为出色的游戏优化也是让笔者印象深刻的点,1060显卡仍旧有一战之力。当然《原子之心》支持最新的DLSS3技术,这也让笔者好奇在40系显卡上《原子之心》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游戏画面
《原子之心》最惊艳的部分大概要属游戏的前1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中,你可以领略到整个3826号实验设施的美景,各种极具苏式美学的建筑和巨型雕像令人叹为观止,不得不感叹一下毛子的艺术造诣真是高,这238花得值。
游戏提供了低、中、高、极高和原子五档画质可供选择,虽然在游戏发售的最后关头,Mundfish取消了光追的支持,但是高精度高质量的素材使得即使没有光追加持,在原子画质下,《原子之心》的画面还是相当的精美的。这也让笔者十分期待后续光追功能实装后的游戏画面。
不同画质挡位对比
不同画质挡位对比
DLSS超采样对比
虽然不支持光线追踪,但是DLSS功能还是支持的,并且也支持带有帧生成技术的DLSS3。对于A卡用户,《原子之心》也支持FSR技术。我们也截图了DLSS性能和质量挡位下同原生画质的对比,同时也截图了FSR性能和质量单位下同原生画质的对比。
通过图片对比可以看到,《原子之心》对DLSS的支持还是较为不错的。远景会有一些摩尔纹路出现,例如远处的大楼,在开启DLSS,特别是性能挡位后,建筑的线条会有一些模糊,没有原来的锐利,墙体表面也会出现一些摩尔纹路;近景部分,除了一些较小的字体,例如车牌会有字体边缘模糊的情况。当然这是都是在放大对比的情况下,正常游戏其实很难察觉出画面有明显的差异,而DLSS功能带来的帧率提升则是实打实的。
不过相比于DLSS功能的出色表现,《原子之心》对FSR功能的支持就显得不那么走心了。无论是选择性能挡还是画面质量挡位,特别是性能挡位,画面会有明显的模糊感和颗粒感,感觉是仅仅降低了画面的渲染精度,整体的观感甚至还不如直接将画质调低。即使是注重画面效果的质量挡位,整体的效果也要比DLSS的性能挡位要差。
测试平台
由于这次我们主要测试的是40系显卡在《原子之心》上的性能表现,为了减少CPU瓶颈带来的限制,我们选择了一颗i9-13900K,搭配一块ROGMAXIMUSZ790HERO主板,内存选用的是金士顿FURYDDR5-6000C3616GB*2的内存。
驱动用的是NVIDIA最新发布的531.18驱动版本。
测试用的显卡我们选择了七彩虹的iGameGeForceRTX4090火神、iGameGeForceRTX4080火神以及iGameGeForceRTX4070Ti水神。
显示器我们选择了爱攻和保时捷联名的PD32M,这台采用最新MiniLED背光的4K144Hz显示器能够让我们更好的领略《原子之心》里独树一帜的风景。
由此《原子之心》并没有内置Benchmark,为了尽量统一测试环境,我们选择了游戏开场时的那段无需玩家操作、实时渲染的剧情动画场景,这段动画会穿过许多人员密集,植被建筑等物体丰富的区域,是这款游戏画面内容物数量较多,负载相对较高的几个场景之一,能够一定程度的反应显卡的性能表现。
显卡性能测试
由于这次测试的3张40系显卡,在1080P的分辨率下,游戏基本不能对这三张显卡造成太大的考验,所以测试主要以2K和4K两个分辨率为主,画质设置则统一为最高的“原子”画质,开启默认的TAA抗锯齿。
我们先来看看2K分辨率下的的游戏帧率。在2K分辨率下,三张显卡其实都没有受到太大的考验,即使是RTX4070Ti也能跑出平均100帧以上的成绩,更不用说像RTX4090这样的旗舰卡皇了,基本上能跑满2K165Hz这种级别的高刷显示器,而这还是没有开启DLSS时的表现。
所以如果想要在2K最高画质下,拥有流畅丝滑的高刷游戏体验,需要RTX4070Ti及以上的显卡。当然如果不追求2K最高画质,或是高刷体验,那么低一档的30系显卡,例如RTX3060Ti或是RTX
来到了4K分辨率,《原子之心》在最高画质下还是有着一定的压力,在4K分辨率下,RTX4070Ti的平均帧率为70帧左右,而RTX4090是唯一可以在4K分辨率下跑到100帧以上的显卡。
当然RTX4070Ti这张主要定位是2K游戏的显卡,也能在4K最高画质下跑出70左右的平均帧,也侧面说明了《原子之心》的游戏优化还是相对不错的,要知道这是没有多少3A游戏开发经验的Mundfish工作室的处女作。
DLSS 3性能测试
前面测试下来,《原子之心》不错的优化使得在不开启DLSS的情况下,已经能有不错的帧率表现。那么开启DLSS以及帧生成技术后,游戏的帧率又会有多大幅度的上涨呢?我们分别测试了三张显卡在4K最高画质下,三档DLSS的帧率表现,并在开启帧生成情况下测试DLSS质量挡和DLSS性能挡的帧率表现。
从测试成绩来看,无论是RTX4070Ti还是RTX4090,DLSS带来的帧数提升都相当的可观,在只打开DLSS的情况下,帧率相比原生画质有着近乎翻倍的提升,在DLSS的加持下,像RTX4070Ti这样的甜点卡也能在4K最高画质下,拥有帧率过百的高刷体验。
在开启DLSS的基础上再开启帧生成功能后,游戏的还会进一步提升,提升幅度大概为10%左右,似乎没有想象中大,有意思的是在RTX4070Ti在DLSS和帧生成同时开启的情况下平均帧率甚至没有提升,只是1%LOW帧有所提升,换而言之就是开启帧生成后帧率会更加稳定。
其他硬件要求测试
我们也顺带简单的测试了下《原子之心》对其他硬件配置的要求,根据官方给出的配置要求,《原子之心》最低只需要i5-2500和RYZEN31200这个级别的CPU,内存只需要8GB。当然想要有较好的游戏体验,则需要到i7-7700K或是RYZEN52600X这样级别的CPU,内存则需要16GB。总的来说,《原子之心》对于CPU的要求并不高。
我们实际测试下来,使用i9-13900K这样16核24线程的旗舰CPU,《原子之心》主要占用的是性能核心的线材,占用大概是8个线程左右,对多核处理器和最新的混合价格处理器的支持还是比较不错的。
内存占用方面,通过系统进程可以看到,《原子之心》游戏进程内存占用接近6GB左右,对于目前主流的16GB配置来说,这相当的平常,内存占用并不算大。不过对于还用着8GB内存的用户来说,运行《原子之心》还是有亿点点压力的,除非你的目标是在1080P最低画质下勉强能玩。
存储空间要求上,《原子之心》本地文件占用空间为75GB,比官方要求的90GB要低一些,除非你愿意忍受漫长的加载时间,不然建议还是把游戏下载到固态硬盘中。
总结
虽然《原子之心》Mundfish工作室的处女作,但是游戏的优化做得还是相当出色的,这也使得《原子之心》对硬件配件的要求是相对友好的。根据官方推荐的配置,2070S显卡就能有不错的体验。当然如果你不想在触发2级警报被各种机器人围殴时,画面出现卡顿掉帧影响操作,那么更高一级的显卡,例如七彩虹的iGameGeForceRTX4070Ti水神还是有必要的。
总的来说,《原子之心》还是一款相当值得推荐的游戏,就冲着独树一帜的苏式美学以及骚里骚气的中文配音,就已经值回238元的售价,更何况游戏也是第一时间上线了XGP。
4070Ti旗舰显卡助力4K畅玩《原子之心》,RTX 40系列首测体验
立即下载
4070Ti旗舰显卡助力4K畅玩《原子之心》,RTX 40系列首测体验
立即下载
4070Ti旗舰显卡助力4K畅玩《原子之心》,RTX 40系列首测体验
立即下载
4070Ti旗舰显卡助力4K畅玩《原子之心》,RTX 40系列首测体验
立即下载
4070Ti旗舰显卡助力4K畅玩《原子之心》,RTX 40系列首测体验
立即下载
4070Ti旗舰显卡助力4K畅玩《原子之心》,RTX 40系列首测体验
立即下载
4070Ti旗舰显卡助力4K畅玩《原子之心》,RTX 40系列首测体验
立即下载
4070Ti旗舰显卡助力4K畅玩《原子之心》,RTX 40系列首测体验
立即下载
4070Ti旗舰显卡助力4K畅玩《原子之心》,RTX 40系列首测体验
立即下载
4070Ti旗舰显卡助力4K畅玩《原子之心》,RTX 40系列首测体验
立即下载
4070Ti旗舰显卡助力4K畅玩《原子之心》,RTX 40系列首测体验
立即下载
4070Ti旗舰显卡助力4K畅玩《原子之心》,RTX 40系列首测体验
立即下载
4070Ti旗舰显卡助力4K畅玩《原子之心》,RTX 40系列首测体验
立即下载
4070Ti旗舰显卡助力4K畅玩《原子之心》,RTX 40系列首测体验
立即下载
4070Ti旗舰显卡助力4K畅玩《原子之心》,RTX 40系列首测体验
立即下载
4070Ti旗舰显卡助力4K畅玩《原子之心》,RTX 40系列首测体验
立即下载